作者:www.sdjxhbsb.com     文章发布时间:2017-04-25
1 降低柔性布上燃油附着量
机组启动采用微油点火方式,烟气中含有不完全燃烧的燃油雾滴,会对阳极柔性布造成污染,影响其导电性。为了降低粉尘的排放,减少燃油对湿式电除尘器造成污染,机组启动初期投人微油点火之前,先投入湿式电除尘器阴阳极连续水冲洗,使阳极表面充分湿润,将3个电场二次电压调至27kV,减少聚集到阳极柔性布上粉尘和燃油附着量,最大限度降低燃油对柔性布的影响.同时控制机组启动燃油量,维持燃油母管压力在0.55-0.6MPa.微油燃油量维持0.6-0.7t/h,当油流量高时,检查调整油枪喷头锁孔.杜绝大油枪阀门不严漏油对湿式电除尘器的影响。随着锅炉负荷增加,及时退出微油点火方式,停运湿式电除尘器连续冲洗,逐渐提高二次电压至正常值,控制电场火花率,完成机组启动要求,实现湿式除尘器随机组同步启动,解决了机组启动用油影响柔性布导电性问题。
2 修改电场投入逻辑
湿式电除尘器运行中,发生出口粉尘排放浓度缓慢上升超过5mg/Nm3,检查发现湿式电除尘器1#电场跳闸,跳闸报警首出为二次电压低,跳闸原因为二次电流显示波动较大,电场中存在放电现象,由于二次电流偏差值设定偏小,造成接触器反复吸合释放,PLC检测到异常,触发急停指令,从而引起跳闸。1#电场异常处理好进行电场投运,根据电场投运逻辑要求,降低2#,3#电场二次电压到30kV以下,启动冲洗程序冲洗4h后,启动湿式电除尘器1#电场,提高1#、2#、3#电场二次电压至正常值,设置二次电流为1450mA、1400mA、1400mA后,湿式除尘器投运正常,期间粉尘排放浓度达到13mg/Nm3超标。处理过程造成粉尘排放浓度高、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跳闸电场投运时,需要降低正常运行电场电压,启动冲洗程序进行4h冲洗后,再投入跳闸电场,期间造成粉尘排放浓度高,持续时间长。分析电场投运逻辑发现,电场必须启动冲洗程序4h后投人条件不合理,对湿式电除尘器启动控制逻辑进行优化,取消1#机组湿式电除尘器电场投运前满足冲洗程序4h条件,电场已经在阳极布表面形成了稳定的水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再次投人电场,不会影响柔性布的安全性。修改电场投人逻辑后避免了运行中电场再次启动,必须降低其他运行电场电压,启动冲洗程序4h,使粉尘排放浓度超标时间减少4h。
3 实现在线水冲洗
湿式电除尘器投运90d,电场二次电压降低5kV,为了提高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避免湿式电除尘器长期运行造成内部冲洗喷嘴堵塞,于2014年12月18日和2015年3月IO日进行1#机组湿式电除尘器阴阳极全面水冲洗试验。
湿式电除尘器在线冲洗分为阴极冲洗和阳极冲洗,机组运行中在线冲洗时如果锅炉负荷高,会造成烟气量大,烟气中粉尘含量多,如果保持湿式电除尘器电场二次电压,虽然对控制粉尘排放浓度有利,但由于冲洗水增加会增加电场火法率,电场跳闸风险增加。冲洗水流量大对烟气中的粉尘收集有利,对电场冲洗效果好.但冲洗水量过多,又容易引起电场火花率增多,容易造成电场阴阳极短路跳闸。经过分析研究,确定试验方案,机组在低负荷情况下进行.负荷低于250MW,先降低3个电场二次电压至25~30kV,控制冲洗水流量,观察电场二次电压,当冲洗过程电压升高至29kV时,适当降低二次电流,保持电场运行稳定。在线冲洗过程中,当二次电压5s之内波动幅度超过20kV时,延时2s,自动切断在线冲洗,防止电场跳闸。对两次电场冲洗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在低负荷稳定情况下,二次电压和冲洗水流量采用低电压高流量比高电压低流量冲洗效果好.阴阳极表面冲洗干净,冲洗过程粉尘排放浓度低,设备安全稳定.实现在线冲洗的目的。2015年3月,机组停机期间对湿式电除尘器阴阳极进行检查,未发现表面结垢现象。因此,定期在线冲洗采用低负荷稳定运行,低二次电压,高冲洗水流量的方法,按照阳极冲洗两周一次,阴极冲洗每月一次进行。1’机组湿式电除尘器阴阳极两次冲洗水流量和二次电压变化对粉尘打瞰浓度的影响,见表1
时间 | 二次电压(kV) | 1#电场冲洗水流量(t) | 2#电场冲洗水流量(t) | 3#电场冲洗水流量(t) | 粉尘排放浓度(mg.(Nm3)-1) | |||
阳极 | 阴极 | 阳极 | 阴极 | 阳极 | 阴极 | |||
2014-12-8 | 30 | 10 | 15 | 11 | 18 | 13 | 20 | 6.1~8.3 |
2015-3-10 | 27 | 15 | 35 | 15 | 35 | 15 | 35 | 3.6~5.1 |
冲洗的直观感觉非常明显,冲洗过程中,冲洗水非常脏,1#机组湿式电除尘器正常运行中的集液水清澈,1#机组湿式电除尘器冲洗过程中的冲洗水浑浊。
湿式电除尘器冲洗之后,在相同的二次电流设置情况下,二次电压提高了。1#机组湿式电除尘器冲洗前后二次电压和二次电流进行对比,见表2
冲洗前电压(kV) | 冲洗前电流(mA) | 冲洗后电压(kV) | 冲洗后电流(mA) | |
1#电场 | 40.2 | 1535 | 42.1 | 1523 |
2#电场 | 41.8 | 1428 | 43.2 | 1420 |
3#电场 | 42.5 | 1423 | 44.5 | 1417 |
从表2中可以看出,1#机组湿式电除尘器运行以来,二次电压下降明显;冲洗后,二次电压升高了。
粉尘排放未见明显变化,1#机组湿式电除尘器冲洗前后粉尘对比,见表3
项目 | 冲洗前粉尘排放(mg.(Nm3)-1) | 冲洗后粉尘排放(mg.(Nm3)-1) | ||
干式电除尘器出口 | 10.92 | 10.88 | 10.89 | 10.8 |
湿式电除尘器出口 | 2.18 | 2.03 | 2.17 | 2.27 |
1#机组湿式电除尘器冲洗后提高二次电压,除尘效率应该提高,出口粉尘排放浓度应该降低,但是实际的粉尘浓度变化数据并不明显,分析原因为1#湿式电除尘器二次电压在一个范围内柔性布导电性对粉尘排放效果影响大,根据这一现象,在实际运行中采用降低二次电压的方法,二次电压从原来44kV调整到38kV,满足环保排放要求,实现了节能目的。
(1)通过对燃油影响湿式电除尘器阳极柔性布导电性的分析和现场实践,得出机组启动前降低电场二次电压至27kV,投人湿式电除尘器连续水冲洗,减少聚集到阳极柔性布上粉尘和燃油雾滴附着量,能够解决了机组启动时燃油影响阳极柔性布导电性问题。
(2)在处理运行电场跳闸过程中,发现电场投运逻辑不合理,采用去除“启动冲洗程序4h"逻辑后,解决了电场再次投运时间长,粉尘排放超标问题。
(3)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在机组负荷低于250MW稳定工况下,采用低二次电压、高冲洗水流量的方法进行在线水冲洗,成功解决湿式除尘器投运90d不能在线水冲洗,造成二次电压降低问题,并且火花率低,冲洗效果好,环保排放不超标。
(4)350MW机组加装柔性布湿式电除尘器,实现了燃煤机组粉尘排放浓度不大于5mg/Nm3近零排放目标。
供电电压正常,二次电流偏小 | (1)电晕线积泥过多,使电晕减弱 | (1)冲洗电极 |
(2)进口含尘过高(电晕封闭) | (2)控制进口含尘指标 | |
一次电压偏低,二次电流偏大,时而上下波动 | (1)电晕线断线或张紧重锤脱落(飘线) | (1)取出断线或补重锤 |
(2)电场负压过大,引起电晕线被抽吸、弯曲 | (2)调整工艺指标或增重电晕线重锤 | |
一次电压低,二次电流小,电表指针不波动 | (1)两异极之间有较大的疤块 | (1)清理、冲洗电极 |
(2)沉淀极安装不正或电晕极偏离一方 | (2)检查调整电极 | |
(3)沉淀极弯曲或表面凹凸不平 | (3)校直,整平(或封死个别沉淀极管) | |
一次电压低,二次电流大,电表指针不波动 | (1)绝缘子被电弧灼坏击穿 | (1)更换 |
(2)两异极之间有异物 | (2)清查 | |
(3)绝缘子夹套泄漏 | (3)处理漏点 | |
工作不稳定,电表指针频繁波动 | (1)电场漏气 | (1)密封消除泄漏 |
(2)气速偏高,电晕线摇晃 | (2)控制流速,加重重锤或增设下框架 | |
空载时能送电,通气后工作不正常 | (1)进口负压过大或气速过快 | (1)调整工艺指标 |
(2)绝缘装置漏电 | (2)检查修理绝缘装置 | |
(3)个别分配板脱落,引起局部气速过快 | (3)检查并重新安装好分配板 | |
出口含尘量超标 | (1)系统负荷过重 | (1)调整生产负荷 |
(2)进口含尘偏高 | (2)调整工艺控制指标 | |
(3)主体漏气 | (3)消除泄漏 | |
(4)供电电压偏低,电流偏小 | (4)提高供电电压,检查电极质量 | |
绝缘体损坏 | (1)安装质量不合要求 | (1)按技术要求修理 |
(2)绝缘体质量差 | (2)按质量要求选用,更换 | |
(3)绝缘箱内温度低 | (3)提高绝缘箱温度 | |
(4)绝缘子与设备顶密封面漏气 | (4)停车处理密封面或在绝缘箱内注环氧树脂 | |
壳体内爆鸣 | (1)煤气中氧含量超标 | (1)调整工艺操作,将煤气中φ(O2 )降低至< 0. 5% |
(2)系统存在泄漏点空气进入壳体内 | (2)壳体内充入氮气或蒸汽进行置换,消除系统泄漏点 |